任天堂 switch 2 得益于英伟达协助设计的芯片,支持其 dlss 技术已非秘密。然而,据知名技术分析媒体 digital foundry 对近期发售的第一方大作《咚奇刚:蕉力全开》的图形分析,该作并未采用英伟达的 dlss,而是使用了 amd 的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(fsr)。
digital foundry 分析师john linneman 在视频分析中指出:“任天堂采用的是已经存在多年的技术,而非充分利用新硬件的潜力。我主要指的是图像质量。switch 2 支持 dlss 等技术,我们在多款游戏中已见证其效果。但任天堂完全没有加以利用。相反,我们看到的是 amd 的 fsr 1 搭配 smaa(一种后处理抗锯齿技术)的组合方案。”
他同时肯定了游戏画面整体表现“优秀”。但他认为,若能采用 dlss,游戏在保持稳定帧率的同时,画面表现力还能更上一层楼。
他进一步解释道:“问题在于,虽然边缘抗锯齿效果不错,但物体表面的锯齿感依然存在,更精细的细节会显得破碎。此外,整体画面观感偏‘软’,较低的目标分辨率也加剧了这一问题。”
分析显示,在常规游戏过程中,《咚奇刚:蕉力全开》借助动态分辨率缩放技术,分辨率在 1080p 到 1200p 之间浮动。他特别指出,游戏在掌机模式下能稳定保持 1080p 分辨率,这意味着相较于底座模式,掌机模式下的图像质量反而更优。
《咚奇刚:蕉力全开》的开发工作始于 2017 年,且最初是为初代switch 设计的,而非 switch 2。所以说尽管具体原因难以定论,但漫长的开发周期以及最初基于 switch 开发的背景,很可能是《咚奇刚:蕉力全开》最终选择使用较旧的 amd fsr 1,而非 dlss 等更现代、效果显著提升的技术方案的重要因素。
你们对此怎么看呢,支持使用fsr还是dlss呢?欢迎来评论区讨论。
